当前位置:首页 > 大家论战 > 正文内容

《中场评诗》——伊沙

侍仙金童3年前 (2022-11-11)大家论战265

xsddjhs.jpg

点击下载电子版

中场评诗

一切都如我料想中的。西川写《停电》,王家新写《日记》,欧阳江河写《落日》。三个匠人的诗歌练习。对于贞志这样的“知识分子小球迷”来说,这个阵容够豪华的吧?绝对属于他心目中中国诗歌的“铁三角”,但这一回他将亲眼目击这个脆弱的“铁三角”是怎样的有来无回。痛哉?快哉?
顺便提一句,以上三人也正是天府乡绅杨远宏推举的三位大师,杨乡绅说:“欧阳江河更像一个技艺精湛的诗歌写作专家,西川更像一个宁静致远的现代隐者和高士,而王家新则更像一个现代诗歌的仁人志士。”是吗?
我们先看时不时要在电视上露上一面的西隐者,看其《停电》我楞是想不明白,他怎么就敢用“一个发展中国家”这样既无生气又无质感的词儿,还有这种不过脑子顺嘴流出的公共感觉:“一个有人在月光下读书的国家/一个废除了科举考试的国家”。我发现“知识分子”尽管外表严肃,满嘴诗艺,其实对自己的要求并不严格,那么明显的放任自流。当然,这不是初次发现。然后他听到了一些平淡无奇的声音,然后他看到了一个吃着乌鸦肉的胖子(请注意:这个意象可能暗藏哲理,是什么?管它呢!),然后是母亲然后是气味,反正都是臆想,“停电,我摸到一只拖鞋/但我叨念着:‘火柴,别藏了!’”这可能就是此诗仅有的一点诗意吧,或者还有“在烛光里,我看到自己/巨人无言的影子投映在墙上”。似是而非的感觉,莫名其妙的语境,寥寥草草的构成,应付差使的诗人,读者们,你们感觉吧!真是爱谁谁了。感觉永远不能到位,感觉永远不能穿透,这就是“知识分子诗歌”。在“大师”面前我也犯不着假装谦虚了,我在一首长诗的一段中写到过停电:“今夜停电/城中一片黑暗/即使在黑暗中/我也感到/眼睛的作用/我看见蜡烛在抽屉里/抽屉在柜子中/柜子在房间的一隅/我走向蜡烛并拿到它/在返回的路上/却摔了一跤/没什么绊我/是我自己/闭上了眼睛”其实口语不口语都是扯淡,我从不因此而歧视谁(而“知识分子”恰恰相反)。关键是于诗而言,我发现了而他没有,我抵达了而他没有。
再看在伪造诗史方面有着杰出成就的王仁人,关于此人我不想多说,对他二十年来诗里诗外的表演我已写了专文,请读者关注。对其这首《日记》,容我一言以蔽之:一篇散文,一篇结构上类似杨朔的散文。没什么好奇怪的,其诗受十七年的影响太深;其人中文革流毒太深。
欧专家的《落日》比上两人的表现稍好一些,这是他一惯的欺骗性在起作用。上一回我没搞懂什么叫“少女赤裸而多腰”,这回我搞不懂“两腿间虚设的容颜”和什么叫“对沉沦之躯的无边挽留”。而从“落日”到“咽喉”再到“糖果”的意象积木堆积游戏我是看明白了——这便是欧专家的看家本领,太小儿科了!然后再生发一些似有实无的形而上意义:“万物的同心圆”、“沉没之圆”、“吻之圆”,足以把那些永远摸不着正门的文学青年吓得半死,也仅此而已。
时间到了,彼人的中场评球到此结束,请看下半场。

       (2000)

转自诗生活伊沙专栏:https://www.poemlife.com/index.php?mod=showart&id=43428&str=1268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人救护车.cn发布,转载内容来自网络有链接的会添加,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原出处,本站含电子诗集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即删除,致敬诗人!


本站免费提供电子诗集制作服务:提供100首诗歌作品,每首不超过28行,符合法规的诗歌作品,为歌颂党领导新时代的作品提供免费出纸版样书服务。简介、照片、作品发邮箱:jinyj@sina.com

本文链接:https://www.xn--gmq689by2bb35dizd.cn/post/289.html

分享给朋友:

“《中场评诗》——伊沙” 的相关文章

一张弓专论《伊沙是“一鲨”鱼么》

一张弓专论《伊沙是“一鲨”鱼么》

点击下载   “大禹是一条虫子”,这句话是从鲁迅《故事新编》里捏出来的。   伊沙是一鲨鱼,这是我从网上看出来的。   伊沙是中国网络诗歌最显赫的人物,官刊、纸刊、民刊三栖诗人,在人们的唾骂和赞叹中声誉鹊起,在人们的白眼和眼红中走红发迹,围...

《为自己创造传统 —话说伊沙 》——于坚

《为自己创造传统 —话说伊沙 》——于坚

点击下载电子版在这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诗歌体制中,要否定伊沙这样的诗人很容易,并且可以由此获得“诗歌正确”和道德的优越感,甚至可以拉近你和海子这样的诗人的距离。但是,要肯定他却需要勇气和创造力,伊沙的诗不仅是对体制化诗歌美学的挑战(我指的不是文革时代已经死亡的诗歌体制,而是最近正在中国大学与全球化弹冠...

《究竟谁疯了》——伊沙

《究竟谁疯了》——伊沙

点击下载电子版作为“盘峰诗会”的参加者,我清楚地记得在那个会上有一位非常超脱的人。这个人在会上的发言中谈笑风生还颇懂幽默,在会下曾来我和侯马的房间与我、徐江、侯马、于坚做过一个中午的交流。此人在“盘峰诗会”第一天的晚上神秘地消失,据我所知是赶另一场“学术会议”去了。当天的会议休止于王家新红卫兵式的咆...

《我看今日之诗坛》——伊沙

《我看今日之诗坛》——伊沙

点击下载我看今日之诗坛——在《诗歌报》“金秋诗会”上的发言    一、翻译界充斥着太多的译匠,无法宏观地把握国际诗坛的真实状况并替诗人做出选择。他们与国外的交流往往是旅游团观光客式的,手中的外国文学史是他们的导游图,接触到的都是学院和学会认可的一些“大师”。他...

《最后的“80后”》伊沙

《最后的“80后”》伊沙

点击下载前几日,在电视上看到洪晃这个大嘴姐跟人煞有介事地讨论“90后”与“80后”的比较之类的话题,联想起“90后”这个词正在日益频繁愈加密集地见诸于媒体——我意识到这是一个信号:“80后”该滚蛋了!所谓“退出历史舞台”。就像十年前,上个世纪末,“70后”这个概念对那代人来说刚发明出来不久,直到卫慧...

《有话要说(2008) 》伊沙

《有话要说(2008) 》伊沙

点击下载有人命定将与众神为伍!    有种“底层关怀”这个命题下的填空写作,好比丐帮的硬乞之术:朝着自个儿胸脯拍砖,看你给不给钱!    自以为能看透人心——其实,看到的是自己的脏下水!   ...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