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炼诗丹炉 > 正文内容

韩东《中国诗歌到汉语为止》

侍仙金童2年前 (2023-07-16)炼诗丹炉145

怀揣诗集去要饭封面1.jpg

点击下载电子版

中国诗歌到汉语为止 (修改版)

韩东


全球化的实质就是趋向于一致,不同国家、地区、民族和传统的人在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上越来越相似、雷同、不分彼此。这乃是大势所趋。需要提请注意的是:这种一致的倾向是有方向性的,西方当代文明以其经济和科技的优势为后盾,成为非西方传统的国家、个人竞相模仿和认同的对象。如今的河流自东向西流去,条条大道、小路通向罗马。在此趋于一致的图景中,东、西方的处境、作用是不尽相同的。西方的中心地位导致了它在交流中的相对被动、守成和稳固不变。全球化的另一个更为确切的说法,就是西化。


中国是东方大国,但在这一背景下被逐渐边缘化了,中国的文学和诗歌亦然,只有谋取和西方中心的某种联系,才可能获得世界性的或世界范围内的意义。否则便是自说自话、自生自灭。苦涩由此产生。因此在中国当代诗歌的写作中出现了两种尖锐对立的倾向,一便是彻底的西化,试图嫁接于西方的传统之上,二是民族化的呼吁,回归中国古代传统。前者直接,后者迂回,但就其实质而言,都是相对于西方中心而采取的写作策略。有时候对抗比直接的认同更具有效果,更能获得来自西方的关注,更能获得重要性。问题仅仅在于,你把宝押在何处。有一句话叫做:越是中国的就越是世界的,真是明火执仗,功利得让人咂舌!

 

我以为,关键的问题还在于语言。诗歌,作为语言中不可转译的精妙天然地拒绝一致的倾向。试图嫁接于西方传统之上的诗人在此碰到了真正的障碍,除非你使用的不是汉语(无论古代还是现代汉语),彻底西化无异于痴人说梦。语言是天然的屏障,拒绝大一统的格局,尤其是由语言铸成的诗歌,真可谓牢不可破。能够转译的只是其中的意思、意义、意象,只是这些语言的粗糙甚至粗俗的层面,而更加细腻、细致、细微和微妙的语言层面是与诗歌同在的,无法转译。这是诗歌之不幸,也是诗歌之大幸。

 

在交流中,诗歌的天然拒绝带来了什么?带来了平衡。东方向西方的流动停止了,理解和认同的愿望变成了被理解和被认同的诱惑。要理解非西方传统和语言所写就的诗歌,西方人必须变得主动,守成和固执己见在此一无所用。不被理解激发了理解的热情。很多时候,理解的热情和愿望比声称已经理解更有意义。不被理解和不可理解是刺激性的,是一个邀请,方向确定的流动于是便成为名副其实的交流——双向流动。


不独中国诗歌如此,任何由具体语言写就的诗歌都如此,拒绝转译,拒绝趋向一致的理解框架。中国人要想理解西方诗歌,理解它的精妙,同样必须付出努力。仅仅通过译文是不够的,能够转达的只是西方诗歌较为粗糙的层面。当然译者的翻译很重要,好的翻译可以将二流的诗歌变成一流的。但即使一流也是一流的汉语诗歌,与原作无关。另一点,作为译文有一个前提性的想象空间,对原作的想象,在虚无之所想象圆满和神韵。理解的热情和愿望就包含在这样的想象中了。


全球化没有什么不好,只是方向过于确定。确定不移的方向以及裹挟而去的能量和速度将带来单一和贫乏。当然,这也许是人类必然要付出的代价。怎样在全球化的图景中坚持其丰富性和多元,坚持多重方向甚至隔膜,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站在弱者一边不是一句空话,有时候,这弱者冥顽不化,就像一块绊脚石。诗人,尤其是中国诗人应该清楚自己的身份,兴灭国、继绝世是一项可能的任务。这么说,不意味我主张回归传统。我的主张仅仅是站着不动,诗人应与语言同在,与他使用的语言的精妙和奥秘同在,这就可以了。


联系中国当代诗歌写作,由于被理解和认同的渴望,诗人们的重心往往偏离。不是偏离传统,而是偏离语言,从汉语的精妙和不可转译中偏出。一些诗人着力于意思、意义、意象这些可供嫁接再造的因素的经营,而更加细腻和微妙的语言层面却被忽略和排斥。这是写作方式的不同吗?也许。但在潜意识里是否有“全球化”的因素作祟?至少这也是个“也许”。


二十年前,我曾有过“诗到语言为止”的说法,在今天的“语境”里,我想修正或者将其具体化,即是:中国诗歌到汉语为止。


当然,我所理解的汉语并非“纯正永恒”的古代汉语,而是现实汉语,是人们正在使用的处于变化之中的现代汉语。这便是我们所处的惟一的语言现实,虽然惟一但内容丰富、因素多样。它的庞杂、活跃和变动不居提供了当代诗歌创造性的前提。因此,任何一劳永逸的方案都是不存在的。因此语言问题说到底还是一个现实问题。对现实语言的热情和信任即是对现实的热情和信任。诗人爱现实应胜于爱任何理想,无论是历史纵深处的传统理想,还是面对未来的“全球化”的理想。诗歌是对现实的超越,而非任何理想之表达。


再修正:中国当代诗歌到现实汉语为止。

转自潜溪文学:http://www.qianxiwenxue.cn/qxwx/vip_doc/6920077.html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人救护车.cn发布,转载内容来自网络有链接的会添加,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原出处,本站含电子诗集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即删除,致敬诗人!


本站免费提供电子诗集制作服务:提供100首诗歌作品,每首不超过28行,符合法规的诗歌作品,为歌颂党领导新时代的作品提供免费出纸版样书服务。简介、照片、作品发邮箱:jinyj@sina.com

本文链接:https://www.xn--gmq689by2bb35dizd.cn/post/986.html

分享给朋友:

“韩东《中国诗歌到汉语为止》” 的相关文章

“诗人作家走进宁中”诗歌朗诵会作品展(更新中)

“诗人作家走进宁中”诗歌朗诵会作品展(更新中)

花的规则  作者:雪鹰 花有花的开法,从来不与叶相干,不与蜜蜂有半毛钱关系。花的规则在花的心里,最初只在风里,在泥土里就像爱,无中生有 风吹来了讯息,无论是寒是暖,花想开她就开了。依着丑陋的光秃秃的枯枝,在阳光下风雨中,甚至苦寒里 心里喜欢,就张开笑...

摘伊沙编《新世纪诗典十》11-20首

摘伊沙编《新世纪诗典十》11-20首

欢迎去淘宝磨铁图书旗舰店购买本文伊沙老师授权发布请勿转载 医院员工体检 笨笨.S.K 护士体检大都是乳腺增生医生体检大都是腰椎间盘突出博士、博士后体检大都是高血压,高血脂保洁员体检大都是贫血 2020/07/31 伊沙点评:忽然得知:今天是首创的“中...

摘伊沙编《新世纪诗典一》11-20首

摘伊沙编《新世纪诗典一》11-20首

欢迎去淘宝磨铁图书旗舰店购买本文伊沙老师授权发布请勿转载植物人 姚风 人从地上站立起来就开始用语言命名大千世界玫瑰花开花落不知道自己叫做玫瑰君子兰也不知道自己和君子有何关系 此时我远离语言学和植物学无言地坐在老张的床边他浑身插满管子像一株茂盛的植物 我转移视线...

摘伊沙编《新世纪诗典四》21-30首

摘伊沙编《新世纪诗典四》21-30首

欢迎去淘宝磨铁图书旗舰店购买本文伊沙老师授权发布请勿转载六月 邢昊 一个日照长光线强刚买的白菜就晒卷了边儿烂成一堆泥的月份 是毕业日是我到洋灰厂当工人的纪念日是老婆给我四处借钱的手术日是我其中一个女儿的生日是我父亲的去世日 烈日如同火烧父亲无法挽留急勿勿的丧葬...

摘伊沙编《新世纪诗典五》1-10首

摘伊沙编《新世纪诗典五》1-10首

欢迎去淘宝磨铁图书旗舰店购买本文伊沙老师授权发布请勿转载半夜的时候风来过 二月蓝 风趁我不在的时候先在门外假装徘徊,它并不蹑手蹑脚,而是大大方方推门而入。将带着我体温的房间以及房间里的好书,一本一本粗鲁地抚摸就像中学时代几个小毛贼趁着月黑风高,摸到胆小的女生宿舍一件一件取走宿舍里...

《严力印象记》——伊沙

《严力印象记》——伊沙

点击下载电子版这一年里只有风在风尘仆仆你掸了一年才看见灰底下的日历——严力1、1985年9月,我进北师大中文系就读,买的第一本书就是老木编选的《新诗潮诗集》,正是从该书中我第一次知道“严力”这个名字——但仅仅只是一个名字,他在那本白色的诗集中并不显眼,那本诗集收入的也不是他的力作,最外在的印象也吃亏...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