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点才子 > 正文内容

海子诗歌批判之十《死亡之诗之二》

侍仙金童2年前 (2023-07-12)评点才子165

tmjs.jpg

点击下载电子版

《死亡之诗(之2)》

 

  我所能看见的少女

  水中的少女

  请在麦地之中

  清理好我的骨头

  如一束芦花的骨头

  把他装在箱子里带回

  我所能看见的

  洁净的少女,河流上的少女

  请把手伸到麦地之中

  当我没有希望坐在一束

  麦子上回家

  请整理好我那凌乱的骨头

  放入一个小木柜。带回它

  象带回你们富裕的嫁妆

  但是,不要告诉我

扶着木头,正在干草上晾衣的母亲。

 

 

《死亡之诗(之2)》

(这两天搜了下将海子诗歌谱成曲传唱的作品,官方民间都有推动,张慧生谱曲周云蓬演唱的《九月》确实拉高了海子作品,只是我想这个世界为海子做的事的确都是值得赞赏,但是海子生前这个世界为他做了什么呢?也就是说这个世界大多数人并没有为海子的生营造一个继续活的理由和空间,那么他们在海子死后就醒悟了能够为其他诗人的活建立一个美好家园吗?显然没有,海子死后的世界,除了多几首蹭热度真同情掺杂着的朗诵活动纪念活动外,世界并没有多少变化,其他的海子以及春天里复活的一百个海子面对的世界,依然还是海子生前一样的世界,还是充满了海子面对过的“笑”。这个诗歌创作大环境没有建设好,海子即使真的复活,还是会再次绝尘而去的。)

 

  我所能看见的少女

  水中的少女

  请在麦地之中

  清理好我的骨头

  如一束芦花的骨头

把他装在箱子里带回

(读到第十首,海子的诗语言才算清晰化,与前面的呓语式的抒情有明显区别。这里有一件具体的事作为主线,就是自己的身后事海子安排了一个臆想出来的少女来处理。有了这根主线,即使一些修辞并不合理和恰当,好在读者还能在自我补充诗意时有个参照物。海子这种写法固然可以让想象空间更大化,但并不是优秀的创作手法,毕竟细节的雕饰会让读者阅读时更聚焦,也更能体现诗歌艺术的质感美感。或许在海子看来,死亡是最深的思考形式,在海子怀抱圣经卧轨来看,海子是没有把死亡当作末路的更像是以这种姿态走向新的征程。海子会深思一个冬天,然后一百个海子将在春天里复活。我的《秋尽》或许暗合了海子的想法:每一年的秋尽/树木都要抖落一身的荣耀/他要深思/赤裸裸地深思/不带一点荣耀滋生的杂念和浮想/就这样/深思一个冬天/(1999年)

 

 

 

  我所能看见的

  洁净的少女,河流上的少女

  请把手伸到麦地之中

  当我没有希望坐在一束

麦子上回家

(第一段是让少女将自己的骨头从麦地取出清洗带回,这段又希望少女将没有能力坐上麦子回家的我,通过她的伸到麦地的手带入麦地,这是矛盾的也是不合理的。海子希望的安息地到底是麦地还是农村的家?在我看来,这个少女既有《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的姐姐的影子,也有诗神的影子,也有普通少女的形象,是一个混合体,所以海子希望回到的家或许也是个混合体,既有麦地也有农村的家也有诗歌的归宿地也有海子臆想的和姐姐的小家。如果再往高处联想,海子心里的家就是自由。关于自由的感觉,我也有诗记录过相关思考,摆放进来或许可以协助读者理解海子心里的。《空间与自由》:一只困兽逃离了囚笼的狭小空间来到山巅,/找到了自由,/山巅之上飞过的大雁不以为然。/在它看来,/这片山林不过是大了点的囚笼。/大雁之上悠闲的白云对大雁的不以为然不以为然。/在它看来,/更大的地球又何尝不是更大的囚笼。/白云之上的月亮星星对白云的不以为然不以为然。/在它们看来,/如此庞大的自己也还是在宇宙囚笼。/我对月亮星星的不以为然不以为然。/在我看来,/自由是一种感觉而不在于生存空间的大小。/心能无限宽广,/哪怕拥有这颗心的人生活于陋室地位卑微。/心无限宽广了,/自由也就无限。/(1999年)

 

  请整理好我那凌乱的骨头

  放入一个小木柜。带回它

  象带回你们富裕的嫁妆

  但是,不要告诉我

扶着木头,正在干草上晾衣的母亲。

“带回你们富裕的嫁妆”是凄美的,“但是,/不要告诉我/扶着木头,/正在干草上晾衣的母亲。”)真的是既悲凉又很残忍,海子的离开是不是过于自私了?海子选择轻生前,就已经考虑到对母亲的打击力度,但是依然决然地走了。所以十首诗品读完,或许海子真正应该批判的就是这个点:自私。也因此海子的死是不应该无限放大的,也不值得过高地歌颂抬举到天才的位置,而是应该让一代代人通过这件事反思,即使个人意志有至高无上的自由和权利。对于海子我的想法就是不给你上釉也不烧烤你,见《写海子》:写诗的时候/就象在造一座房子/没想用华丽的章句来堆砌/哪怕很矮很破贫民窟的感觉/它也是一种存在/你总会有点感慨/写海子的时候/便是将已是泥土本是泥土的海子再泥塑一个/不给你上釉也不烧烤你/即使将要坍塌如你的希冀/让你只是泥土/这样才会让一些新生命在其中萌发出世的念头/(1999年)。以这首写给海子的诗结束对他的批判,我觉得很合适。海子诗歌批判归纳起来就是,对于海子诗歌的创作千万不能被铺天盖地的追捧歌颂迷惑,他的诗歌创作方向与他的人生走向自毁一样不值得学习,他丢下父母独自先行离开人世的行为应该批判,那我们要学习海子什么呢?我想就是探索过真理敢于实践过,虽然最终海子放弃了。另外十五岁考进北大,也不是普通人应该学习的,每个人的天赋不一样,没有海子这样的学习天赋强迫孩子是反自由的,我们应该发掘自己的天赋,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通过天赋提高自己,而不要有过多的奢望,奢望就容易产生失望抑郁,就容易变成下一个海子。

 

2023-7-12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人救护车.cn发布,转载内容来自网络有链接的会添加,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原出处,本站含电子诗集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即删除,致敬诗人!


本站免费提供电子诗集制作服务:提供100首诗歌作品,每首不超过28行,符合法规的诗歌作品,为歌颂党领导新时代的作品提供免费出纸版样书服务。简介、照片、作品发邮箱:jinyj@sina.com

本文链接:https://www.xn--gmq689by2bb35dizd.cn/post/977.html

分享给朋友:

“海子诗歌批判之十《死亡之诗之二》” 的相关文章

诗解君儿12首顶尖好诗

诗解君儿12首顶尖好诗

君儿,1968年生于天津。山东大学中文系毕业,文学学士。1998年开始诗歌创作。《新世纪诗典》第五届“李白诗歌奖”金诗奖得主。“长安诗歌节”唐名人堂成员。《葵》诗刊和“葵之怒放诗歌节”同仁。有诗集《沉默于喧哗的世界》、《大海与花园》、《灵魂的颜色》、《歌钟》《飞越太平洋的鸟》、《热爱让我拥抱了它们的...

诗解臧北12首顶尖好诗

诗解臧北12首顶尖好诗

臧北,本名高超,1976年生,江苏泗洪人,现居昆山。主要写作诗歌、小说,有作品发表于《诗刊》、《作家》、《新华文摘》等,著有诗集《有赠》(作家出版社)、《无需应答》(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入选《中国顶尖好诗》理由:安静与天地与灵魂低语的诗人,思考交流而不求答案。一些不起眼的文字被他安放在恰当的位置,就...

参悟解《​文心雕龙·原道第一》1

参悟解《​文心雕龙·原道第一》1

下载:《中国超技巧写作流派诗展》文心雕龙·原道第一 南北朝刘勰创作的文言文 《原道第一》是《文心雕龙》的首篇,通过“文”、“自然之道”和“圣”三者之间的关系,阐述“人文”的起源及其发展。原文: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1),以垂丽天之象;...

参悟解《文心雕龙·征圣第二》3

参悟解《文心雕龙·征圣第二》3

下载电子版《文心雕龙》征圣第二原文:是以论文必征于圣,窥圣必宗于经。《易》称“辨物正言,断辞则备”,《书》云“辞尚体要,弗惟好异”。故知正言所以立辩,体要所以成辞,辞成无好异之尤,辩立有断辞之义。虽精义曲隐,无伤其正言;微辞婉晦,不害其体要。体要与微辞偕通,正言共精义并用;圣人之文章,亦可见也。颜阖...

参悟解《文心雕龙·宗经第三》1

参悟解《文心雕龙·宗经第三》1

点击下载电子版《文心雕龙》宗经第三 【题解】 《宗经》篇上承《原道》篇和《征圣》篇,可谓《原道》篇和《征圣》篇的“结穴”。有了《宗经》篇之作,《原道》和《征圣》之义,才真正落到了实处。按刘勰的逻辑来讲,就是“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因而,“论文必征于圣,窥圣必宗于经”。可见,《宗经》...

参悟解《文心雕龙·正纬第四》1

参悟解《文心雕龙·正纬第四》1

点击下载电子版《文心雕龙》正纬第四 【题解】 《正纬》篇在《文心雕龙》中的“文之枢纽”部分,列《宗经》篇之后,可谓《宗经》的续篇。《宗经》篇从正面阐发宗经的意义;《正纬》篇则从反面驳正纬书中的虚假荒诞现象,其目的还是为了维护经书至高无上的地位,以改变当时浮靡的文风,因而仍是刘勰文论基本思想...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