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家论战 > 正文内容

余怒诗语

侍仙金童2年前 (2023-10-29)大家论战218

tmjs.jpg

点击下载电子版

余怒诗语

 

1. 从语言回到言语;

2. 在诗中反诗,或者说,诗包括了诗和反诗;

3. 在诗与非诗的分叉点上写作;

4. 对诗意的去除应成为现代诗写作的要务,它是写作的基础性工作;

5. 诗歌的本质是寻找未被语言驯化的自我;

6. 意义在读者那里;

7. 诗性就是语言的未完成性;

8. 所见皆诗;

9. 应将错觉视为一种重要的审美概念;

10.寻求“非表达的文本”;

11.文本是作者、读者和历史作者同时发声、对话的场所;

12.语句平实,语境奇崛;

13.每一句话都是旧的,每一句话都是新的;

14.歧义 + 快感,二者缺一不可;

15.诗歌唤起读者的阅读感受应是:百感交集,却不知从何说起(吴西峰语)。


关于《鳗》:在诗中反诗(节选) 

 

 

我曾套用约瑟夫·博伊斯“艺术包括了艺术和反艺术”的提法,说过:“诗包括了诗和反诗。”并将这个观念当作我诗歌写作的一个基点。在自90年代以来的写作中,我一直是恪守这一原则的,只不过以前是在各个“点”上(比如组词方式、分行规则、语法规范、修辞手段等)做出一些改变,而自诗集《鳗》开始,我尝试着系统性地在诗的叙述方式、赋意方式、语境结构等大的“面”上进行重构。

 

在《鳗》的这些诗作中,叙述上,我尽量采取多线条的、多个叙述主体并行的方式,不再是线性叙述和单纯的“作者说”的图式,而是让众多的主体、不同的角色在诗中说话,穿插了自言自语、双方对话、第三方插话和一些相关或无关的画外音,其中,多个说话主体操持着不同风貌的话语,口头语、俚俗语、书面语混杂一处,话题散布杂置,众多的子话题(如政治的、哲学的、时尚的、日常生活的,等等)使题旨无法统一或归并,不再是一个有机整体,甚或不是从属于这个整体的“残缺部分”,而是互不归属、各行其是的不同类别的原始材料的堆积。

 

……在语境结构的营造上,我大多采用不同系统的语境的借用、挪用或拼贴,在句子或句群间完成语境的转接和跳跃。……它们采取的是一种“佯谈”、戏谑、不予置评或自相矛盾的方式,是一种以杂糅或互文手法攫取历史文本和异质文本的精华,寄生于传统遗产的腐烂的语言根蔓上的方式。这是作者的某种“障眼法”,而这么做恰恰是对既往的历史性的神圣文本的辩驳,是对语言拜物教和言说信仰的质问。

 

在诗中,只要作者愿意向读者让渡一部分话语权力,诗的文本就是可以任意赋意的,不再是“表达的文本”(古典的和现代的),这也是作为语言历史的诗和作为现实经验、个体体验的反诗最终在文本中通过对话、融合达成某种一致的基础。

 

编者注:该文作者写于2022年12月12日,小有删节,转载自作者的个人公众号20222年12月20日的推送《余怒2022年终总结:鳗(63首)》,转载已获授权。

 


余怒,1966年12月出生,安徽安庆人。著有诗集《守夜人》《余怒诗选集》《余怒短诗选》《枝叶》《余怒吴橘诗合集》《现象研究》《饥饿之年》《个人史》《主与客》和长篇小说《恍惚公园》。


转自不删诗专辑16辑2023-10-29日:https://mp.weixin.qq.com/s/6YNHogZ9hZoiJWTy0GeN1g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人救护车.cn发布,转载内容来自网络有链接的会添加,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原出处,本站含电子诗集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即删除,致敬诗人!


本站免费提供电子诗集制作服务:提供100首诗歌作品,每首不超过28行,符合法规的诗歌作品,为歌颂党领导新时代的作品提供免费出纸版样书服务。简介、照片、作品发邮箱:jinyj@sina.com

本文链接:https://www.xn--gmq689by2bb35dizd.cn/post/1279.html

分享给朋友:

“余怒诗语” 的相关文章

2000年中国新诗关键词  伊沙

2000年中国新诗关键词 伊沙

点击下载电子版那时他们/朝前走着/一个女人/跟着他们/又说:“谁能看出/他们是一群/伟大的天才”——伊沙《非非当年》昌耀或许对于中国诗人来说,三月才是真正残酷的。在这一年的这个月份,从无数个电话听筒里传出的是身患绝症的昌耀先生自高楼扑向大地的消息。我是在前一年的冬天就得知昌耀先生将不久于人世的,他托...

对于坚和伊沙的访谈

对于坚和伊沙的访谈

点击下载电子版对于坚和伊沙的访谈时间:2003年8月地点:西宁某宾馆咖啡厅人物:于坚:诗人 伊沙:诗人唐欣:诗人、兰大博士生 马非:诗人、《快乐青春》副主编郭建强:诗人、《西海都市报》专刊部主任黄少政:工程师、行政管理人员 韩涛:《青海铝业》编辑吉敬德:《西海都市报》记者郭:两位能否简单谈谈关于诗歌...

伊沙对梦亦非、董辑——衡山亮剑反驳篇

伊沙对梦亦非、董辑——衡山亮剑反驳篇

点击下载电子版衡山亮剑:反驳篇(1) ◎伊沙【伊沙对梦亦非】:没有什么问题问你,主要是要跟你老账新账一块算。刚才你自己也提到了90年代末,你有一个清算口语诗的文章,同时也清算了知识分子,还清算了女性诗歌,还清算了什么记不清楚了。当时我第一次看到你清算口语诗歌,但是我认为别人可以批评我,尽管我也洞察,...

伊沙诗战第五炮:《口语诗原罪》

伊沙诗战第五炮:《口语诗原罪》

点击下载《口语诗原罪》——未遂的发言伊沙各位同行、各位朋友:     当我走上台来的时候,你们是否闻到了我身上的一股子硝烟味儿?是的,我刚从新诗史上最大的一场论战的战场上下来⋯⋯这是一场针对我个人、口语诗、《新世纪诗典》而发动的诗战,让我此时此刻在这里,不谈及...

诗人春树:关于口语诗和我心中的伊沙

诗人春树:关于口语诗和我心中的伊沙

点击下载电子版    2000年,春树从高中辍学,开始自由写作。至今已出版小说《北京娃娃》《长达半天的欢乐》《抬头望见北斗星》等,她有主编过《80后诗选》。2004年,她获得第五届网络金手指的网络文化先锋奖。2004年,她成为美国《时代周刊》杂志封面人物,美国人称她为“新激进份子...

中国台湾针对现代诗创作风格的争论事件

中国台湾针对现代诗创作风格的争论事件

点击下载电子版现代诗论战中国台湾针对现代诗创作风格的争论事件    现代诗论战,又称为关唐事件,是台湾在1972年至1974年间,针对现代诗创作风格的争论事件。源于关杰明、唐文标等人撰文批评当时台湾诗坛过度模仿西方现代诗,具有逃避现实之倾向。由于其批评全面且措词严厉,引...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