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谕翻译诗百首》37-40
申明:本系列为纯诗歌学术讨论,目的是探索真诗,无他。
37、伪乌托邦
阅读屈原《九歌》首篇《东皇太一》
可以看出他仅仅是文字记录了祭祀场面
说明他对巫术具体的操作流程并不懂
这也是他的文章缺乏S谕翻译的原因
虽然屈原的诗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但浪漫主义与S谕翻译有本质区别
屈原虽然身为三闾大夫
主要掌管 王族事务(昭、屈、景三姓)
和宗庙祭祀
但非直接担任巫官(如“太卜”或“巫祝”)
吉狄马加对彝族的撮泰吉也不了解
这个点与屈原有十分相似之处
当然吉狄马加的文采无法匹敌屈原
屈原能在30多岁接任三闾大夫
关键因素不是单是因为他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而因为屈原是楚国三姓贵族之一
当代诗人BD在这个点上类似屈原
BD外公参加过辛亥革命
父亲又是民进中央宣传部部长
BD与屈原不同的点在于
他不具备博闻强志的天赋
加上他也不是三姓贵族之一
所以没有机会和能力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所以BD的愤怒既不同于屈原
也不同于那些一厢情愿的底层的愤怒
否则BD也会抱石沉江而不会出走“秦国”
人间很有戏剧性
屈原抗秦赴死BD投秦求生完全相反的选择
BD却能获得甚至超过屈原的拥戴
但是作为旁观者应该能够看清诗坛
自《诗经》《楚辞》至今
诗坛是被外在因素过度干扰的伪乌托邦
2025-8-1
38、三姓贵族官二代
屈原在少年得志春风得意的青春期
创作《九歌》十一篇祭祀乐歌
从作为祭祀歌颂神明的品味考量
未必是神明乐见的美文
而仅仅是人王楚怀王认可的档次
而真正能被东皇太一等众神欢喜的
屈原可能比不上巫师的呼号
他是将巫师的祈祷翻译成神明的语言
而这种互译或许才是真诗的内核所在
屈原吉狄马加BD都没有这个能力
在这个点上我认为顾城严力是拥有的
还有我编选的《中国顶尖好诗》的作者
也许在后续我会针对顶尖好诗找诗核
筛选出哪些字句蕴含S谕翻译的可能
《九歌》十一篇是借人喻神
把神性降格为人性来写是不敬的修辞
在这个点上屈原不及张祥前的奇旅记录
他并没有为了让地球人能听懂
就讲果壳星人的生活地球化
而是选择了真实还原见闻
并试图在地球复制粘贴外星科技
而屈原没有被神明像对待张祥前一样加持
我觉得这与他的《九歌》缺乏灵气有关
通过屈原“芰荷为衣,芙蓉为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可以看出他是小资中生活修饰的
这就是重文的表现而诗必然会被轻视
而诗在这里正对应着屈原的本职工作
所以如果楚国亡国必须要与屈原政绩挂钩
那么他的注重个人生活品质的行为习惯
是必然会影响他的政绩投入精力和时间的
而屈原是否真的具有政治才能
我觉得他对于美文香草美人的热爱
肯定会削弱影响他的政治才能
在秦国虎视眈眈的时局下他还想着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宋徽宗南唐后主
从业精于勤荒于嬉的古训看
屈原是精于香草美人荒于政治抱负
在人间民间娱乐至死还情有可原
但如果三姓贵族也娱乐至死国将危矣
2025-8-1
39、求真
从《九歌》可以看出
屈原并不懂问卦卜卦
只会记录美化祭祀活动
所以他的《问天》虽被赞誉
其实低于更有实操性的问卦
《问天》虽有条理但不着边际
问卦虽然也是向冥冥之中求证
但也比《天问》有实际线索
康熙皇帝的《水云榭闻梵声诗》
“水榭围遮集翠台,熏风扶处午后开;
忽闻梵诵惊残梦,疑是金绳觉路来。”
屈原是浪漫主义地臆想
乾隆是回顾时顿悟地疑
而张祥前是亲历地见着
见着比巫师的走Y更真实
毕竟张祥前的讲述是有细节的
他带回的理论在国际也被重视了
所以从爱国角度必须赞颂屈原
但是在诗歌角度有求真必要
如果真爱国就应该重视张祥前
重用爱香草美人的未必理智
2025-8-1
40、愤怒只出小诗人
屈原缺乏对人性的认识
政治抱负过于理想化
他的性格更适合文学创作
所以楚国重用他
既是楚国的可悲
也是屈原个人的可叹
虽然古代文则仕
但是重用抒情诗人可得三思
李白不被重用或许原因在此
用人楚怀王不如李隆基
当代诗人常叹怀才不遇
总以为自己有经天纬地之才
真把天下交给朦胧诗人行吗
他们连写诗都只会些老套伎俩
术业有专攻先把诗写好再说
BD徐敬亚热并不是好现象
都五千年了时代哪会瞬间完美
2025-8-1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人救护车.cn发布,转载内容来自网络有链接的会添加,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原出处,本站含电子诗集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即删除,致敬诗人!
本站免费提供电子诗集制作服务:提供100首诗歌作品,每首不超过28行,符合法规的诗歌作品,为歌颂党领导新时代的作品提供免费出纸版样书服务。简介、照片、作品发邮箱:jinyj@sina.com